日期:2012-04-24 來源:人民日報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于1983年移民加拿大后,干過多種職業(yè),其中做護理員的時間最長,至今已25年。
老有所養(yǎng),是加拿大的制度。加拿大人平均壽命80.9歲,其中男性為78.5歲,女性為83.1歲。據(jù)加拿大統(tǒng)計局統(tǒng)計,每7個老人中,就有一個因患有慢性病需要照顧。
因政府照顧老人,醫(yī)護業(yè)成了很大的行業(yè)。我上門照顧過一位張姓老人,也是從中國移民加拿大的。老張月領老年金和保證入息補助近千加元。
了解到加拿大老人收入主要有三個來源:退休金、老年金、保證入息補助。退休金有雇員供款、雇主供款和政府撥款三個來源。雇員供款為每年豁免額3500加元以外工資的4.95%,同時雇主也得上繳相同數(shù)目的供款。等到雇員65歲,就可以視供款多寡領取退休金。現(xiàn)時供款上限為每年2306加元,領款上限為每月986加元。
目前老年金滿額為每月540加元。領取資格是18歲后在加拿大生活超過10年。98%的加拿大老人可領取老年金。
保證入息補助領取條件和老年金相同。已婚人士其配偶若無老年金,本人最多可得732加元,如有老年金,最多得485加元。個人和家庭有收入者視多寡減發(fā)或不發(fā)。
在加拿大,老人遭棄養(yǎng)問題一般不會出現(xiàn),人老了就由政府負責養(yǎng)老。“廉租屋”只照顧無房的老人和低收入人士。租金定為收入的30%,所以租客越窮越劃算。有些老人公寓,老人睡前掛出牌子,表明沒事,早上將牌子收起,表示起床了。如果管理員早上巡視看到牌子還掛在門上,就進去看個究竟。
老人失能,本人或家屬可向醫(yī)生或社工反映。經(jīng)過評估,社區(qū)護理中心派人上門做鐘點護理。我專門做過華人老人每周兩次、每次兩小時的護理,主要是給老人洗澡洗衣兼做一些清潔工作,也曾周末伴陪癡呆老人5個小時,讓其妻子出去散散心。如果公寓或家里護理不了,經(jīng)專案經(jīng)理面談評估,老人可入住護理安老院。
加拿大安老院有三類。一是長者宿舍,分公營、私營,入住者可自理。二是輔助生活屋,住客大都能自理,但每天需一小時醫(yī)護照顧。這類房屋有護士24小時值班,醫(yī)生定期到訪。三是護理安老院,住客失能,需要長期全面照顧。這種安老院提供24小時專業(yè)護理服務。安老院不論公營、私營,只要人員合格、服務合格,政府就按標準付費。僅大溫哥華地區(qū),安老院就有75家,豐簡隨人。豪華的安老院房間寬敞,膳食精美,康樂豐富,但住戶要自付豪華部分費用。
我所在的護理安老院有百余老人,名叫“市區(qū)客棧”。老人被稱為“住戶”,不以病人稱,以照顧老人感受。院內(nèi)為癡呆失憶老人設有分隔區(qū)域,以防其私自外出導致意外。院里有負責烹飪、清潔、漿洗、維修的生活部門,有護士、護理組成的醫(yī)護部門以及專責娛樂和康復的康樂部門。以一人8小時一班計,一天要60班次左右。護士時薪最高,每小時40加元,余者從17到24加元不等。醫(yī)生則每周一次到場看診或復查??磳<一蜃鍪中g則派人陪同打的或叫救護車前往。
安老院老人通常有“住戶委員會”,家屬有“家屬委員會”,他們定期和院方開會,反映意見。病人不僅有權知道自己的病情,而且有權選擇是否接受搶救。像我們這樣的安老院,住戶人均月收入約1400加元,院方扣除其中的80%,這僅占院方支出的1/4,余數(shù)部分由政府支付。護理一個老人月均開支4480加元,包括職工、院長、三大部門經(jīng)理、會計、營養(yǎng)師、人事部門薪資。醫(yī)生、藥劑師工資屬于醫(yī)療開支,社工工資屬于社會開支,不歸安老院支付。
政府每年派人檢查安老院一次。比如,一種食譜每周最多重復一次,晚上巡房不少于每小時一次,不一而足。不合格者予以警告乃至停牌。